查看原文
其他

“买了这个我就会变好”,幻想税骗了多少傻姐妹?

山口大炮 RealCoolGirl 2022-04-25




编辑:壁壁

 

伙计们,自小咱们都知道,成大事者必先有点异常。

 

你看,孔融让个梨子,就成了谦让的表率,哪怕他可能是想小的吃得快吃完还可以再拿一个。

 

 

司马光砸个缸,就成了机敏的范本,同行小朋友可能回家还要被老娘念叨:“瞅瞅你再瞅瞅人家司马光。”

 

就是考古发现华盛顿的老家没有种过樱桃树,人依然靠砍一棵不存在的树成为诚实代言人。

 

忽悠谁呢

 

以前觉得这种“见微知著”是名人的专利,现在想想不过是因为古时出名太难,总得丰富一下人物小传。

 

可搁到21世纪信息社会,各位赛博浪人几乎没有成名的门槛,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猪怕壮时间。

 

唐太宗可以“以史为镜”,豆瓣上的小姐妹就可以“买味噌有感”。

 

图源豆瓣小组

 

豆瓣上,一位生活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用一盒及时刹住车的味噌创造了一出寓言——

 

白日梦想家与幻想税。

 

 

在正式进入纳税环节之前,咱们有必要先做个名词解释:

 

幻想税,即幻想购买了某件东西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,但是购买以后又因为没有坚持使用导致生活并没有改变而缴的“税”。

 

区分是否被税只有两个标准,是否付费与是否改变。

 

如果只是看到“Java从入门到入土”“十节课带你学会Python”“日语五十音图速记”,这种鼓吹提升自己,带有明显技能诱惑的信息而心动码住,然后在收藏夹吃灰倒也没有缴纳幻想税,顶多就是多付了几毛流量费。

 

 

但要是真为了某个幻想而买了一堆相关产品但其结局是在家吃灰,除了荷包空了杂物多了,你的生活还是一潭死水,那就是幻想税实锤。

 

毕竟人家囤手办开泡泡马特虽然看起来没大用,但至少人家的功能就是摆件,甚至还有收藏价值。

 

可那些幻想税的主力军就是纯粹对自我认知有误,把期待当结果,省略过程,精神上一步到位。

 

 

你要说幻想纳税人都是傻啵,那也不见得,毕竟根据马斯洛三角需求,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,因此几乎人人都会中招。

 

可以说,哪里有欲望,哪里就有幻想税。

 

健康和自我提升就是幻想税的重灾区。

 

比如以为办了健身卡就会坚持锻炼,把在家keep每次都半途而废归咎于没有付费,所以花了大几千办卡,也会用“马甲线”“直角肩”“蜜桃臀”等意象来暗示自己。

 

这波是充分且必要消费,钱花得不亏。

 

 

最后证明:美丽芭蕾+帕梅拉=PTSD,要么新增闲置+1,要么健身房跑路了都不知道。

 

 

再比如,不走外炼体先走内炼心路子的养生专家。

 

以《黄帝内经》为本,以现代西医理论为载体,买了一堆营养补充剂,能量饮料代餐奶昔,力图用最有效率的方式食补自己。

 

 

其结果是到过期了也没怎么吃,将养生朋克贯彻到底。

 

还有以为买了Kindle就会手不释卷,下单时就联想到自己满腹经纶,与窦文涛、梁文道、许知远坐而论道。

 

情绪激昂地在豆瓣标记一系列书单,全平台浏览免费电子书下载攻略,然后在拆封拍照发朋友圈后找到了kindle的真实用途——

 

泡面盖。

 

特此证明

 

要是为了追求情怀买纸质书那就更惨,又沉又贵还占地方。

 

因此,豆瓣“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”小组最常见的帖子就是出书。

 

多抓鱼用户通常还是看完的书一本一本出,该组经常出现一买一系列,集邮某作者的壕性上头事件,最后站在世界中心大声卖。

 

 

同理,还有各式各样的专业课技能付费,业余兴趣材料费,这些幻想税之繁杂昂贵,简直比进小学卖“必读书目”的书商都黑。

 

至于买了网红同款就能成为新天地KOL,找了村口王师傅烫头自己就不再邋遢,这些过于错误的估值就意外走上了王阳明的心学——

 

 

心外无物,身外无理。

 

此时,鲁迅的箴言出现miss,人类的悲欢在此相通。

 

你会发现,单反在手就能成为摄影达人,淘一台CCD就能和网红拉近距离,买了Adobe全家桶就会成为全面技术型人才都不过是寡妇叹气——没JB用。

 

 

看着被掏空的钱包还有花呗账单,你暗暗告诉自己:

 

“下次一定”是绝对真理。

 

 

但凡被《西方经济学》拷打过的都知道:消费是伴随商品经济出现的一种经济行为,它是一个中性词。

 

然而,当“消费”加上“主义”两个字,在当今的语境下就逐渐流于反智了。

 

 

其突出表现就是,你不想消费也会被捆绑消费,即人为制造的消费增多。

 

双十一、网红店打卡、品牌集邮、情怀粉,消费者被符号化,由此引发身份和情感绑架。

 

首当其冲的就是女人,消费主义最会捆绑女性。

 

就像你总能听到“不涂口红的你,和男人有什么区别””不刮腋毛你不觉得脏吗”之类空口鉴丑的话,以至于“独立女性”成为伪概念。

 

 

而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却又落在消费者个人头上,尤其是佯装理中客的男权博主“弱者发怒,抽刀向更弱者”,泼脏水在女性身上更是激化了矛盾。

 

最后除了涉事博主涨粉一地鸡毛,你发现这一切仍然在资本家的操纵之下,不过是从一个坑跳入了另一个坑。

 

储殷事件

 

因为反思消费主义也是一种消费主义,这一切就像外祖父悖论永无止境。

 

咱今天说的幻想税也是消费主义的一种,但它最擅长的不是符号化,而是制造匮乏和“控制”。

 

办公室小汪是匮乏感大户。

 

但凡广告出现“潮酷分子“”知识青年“”调香师必备“等tag,汪老师就像青春期的猫,那骚动的爪子跃跃欲试,立马下他十个八个App,再刷光工资卡把新出的香水都安排上。

 

 

然鹅,事实是她玩两天就会厌倦,一边说着“MD,再信我就是狗”一边将App拖进卸载区。

 

牛小玲老师虽然总以一种“人间清醒”的状态出现,玩弄寂寞男性犹如翻动掌心的🐟,但她永远觉得自己缺一盒眼影

 

 

仿佛再现了《一个购物狂的自白》中的女主贝卡。

 

甭管失恋还是面试,她都会被内心的邪恶天使蛊惑,然后就会像被下了降头似的冲进商店把信用卡刷爆。

 

 

问就是“我需要”,这句话就像一句咒语,把幻想放大,让税钱丰厚。

 

壁壁是另一种,她被主流价值观控制,虽然不至于被成功学洗脑,手边常备一本《卡耐基》或者《巴菲特》,但她不是在买课就是在买课的路上,永远觉得要火力全开才能不被时代甩掉。

 

 

最后,她所有的进击都在结束付费。

 

无尽的物欲是现代人内心深处焦虑和不安全感的体现。

 

我们不满于平凡的现状,自我暗示入手了某件消费品就会创造新生活,用货币来买美丽、身份、健康、情绪,以寻找安全感。

 

可事实是,购买行为并不一定带来交换价值,最终还是流向无意义。

 

就像豆瓣那位博主说的:这并不是一种“智商税”,因为商品不是原罪,落你手里才有了罪,因此是幻想税。

 

 

最后,需求应是切实的,只有当你有了好习惯,才会需要好物件。

 

就像《穿Prada的女魔头》中,安妮·海瑟薇饰演的女主一开始会渴望拥有一件奢侈品来证明自己。

 

后来发现,穿了人们也不会因此而高看你,只有当你能力全开成为主编,人们才会注意到你穿的是Prada还是Chanel。

 

 

至于咱们这些懒鬼,还是认清自己,早日和解,别再狂纳幻想税。

 

❤️

·THE END·





* design by  Elaine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